红泥山

来自维基霹雳
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

红泥山

由于和比较著名的太平区Bukit Merah(以水上乐园闻名)同名,所以村民一般都特别注明怡保万里望拿乞以作区别。据说较早时村子附近有一座红土小丘,故被命名为红泥山(亦有人说最初的名字是“黄泥山”,“红泥山”只是马来语的翻译而已)。村子有两个入口,村民称之为“大闸”和“细闸”(方言:即小闸)。早年属于拿乞地区,目前隶属怡保市议会管辖。

地方

只有几个地区有特殊命名,即“泥油塘”和“沙屎芭”(方言音译)。“泥油塘”一般指红泥山巴刹向北斜坡以后的地区。而沙屎芭是红泥山华小对面的地区。另外,还有一个和新村面积相若的矿湖,景色额为优美。

历史和背景

一般认为是在紧急状态法令下成立的村子,村民自周边地区迁入。由于处于近打谷矿产地,所以大部分为矿工,少数务农,割胶等。据说不少上年纪的妇女曾有洗硫琅的经验。

经济

经历八十年代锡价大跌,村民已不再以采矿、洗硫琅为生(仍有少数工厂在与新村毗邻的矿湖采矿)。取而代之的是手工鞋业的蓬勃发展,早年在外(吉隆坡、新加坡)学成制鞋手艺归来的村民在村内开设鞋厂(实为住家式工厂),在辉煌时期相信曾有百家鞋厂。村内的鞋业是以中等、中下价位的女装鞋为主,一般销售到海外,而且品质属优良,在海外有口皆碑。但随着中国鞋的入口和成本的提高,不少鞋厂都相继关闭。由于村民的学识普遍提高,不少人投身各界、创业或成为打工一族等等,传统制鞋业亦逐渐式微。另外,仍有少数村民割胶,务农为生。

人口

华人占超过95%以上,客家人(祖籍赤溪、东莞等地)和广东人(祖籍四邑、四会等)为主,有部分福建人和潮州人。也有几户印度人,而马来人一般居住在警察局的宿舍。近年来亦有不少在村子附近工厂工作的外劳在村里租房子。由于村里有千余间屋子,所以在鼎盛时期应该有超过万人居住此地。近十多年有不少人迁往万里望和其他较理想的地方,造成人口下降(人口也开始老化)。

语言

广府话(广州话)和客家话(惠阳口音)为主要交际语言,华语一般也能通行。

习俗文化

早年村人在重要日子会前往位于村里的神庙(或位于拿乞的将军庙)看“大戏”(方言,即粤剧)。先人去世后传统上华人会葬在位于拿乞的广东义山,也有部分人选择其他地区(如怡保三宝洞等)。其中当地华人葬礼有“买水”的仪式,即到红泥山巴刹公众水龙头装水,以为往生者梳洗。而近年来各政党竞相在华人节庆主办一些晚会(如中秋晚会),以博取村民支持。另外,村子两个入口附近各有一个刻有”泰山石敢当”石碑,以守护村子。

地方小吃

比较集中在红泥山巴刹(也有一些在巴刹以外的茶室),其中有“料粉”(面食加各种酿料)、云吞面、猪肠粉、刀嫲切(方言,即板面)、经济饭、椰浆饭等等,咖喱粉等等。饮料有“杂雪”(即八宝冰)、kopi雪(咖啡冰)、文头浪等等。小吃有炸番薯、炸香蕉、虾饼、糯米饭、包点等等。

基础设施

  • 红泥山华小 (在鼎盛时期有超过数千名学生,因居民搬迁和升中学问题造成学生持续减少;最近在建四层教室(已竣工)和重建礼堂)
  • 警察局(在九十年代曾扩建警员宿舍)
  • 休闲公园(位于警察局旁,有由鹅卵石铺成健康步道)
  • 青年会馆(一般称为青年会,内有一所幼儿园,室外有一有盖篮球场)
  • 大众会堂(一般称为大会堂,村民活动的中心)
  • 红泥山巴刹(有熟食中心、市集和杂货店)
  • 东安会馆(地域乡团,祖籍东莞及新安的客家人创立)
  • 索溪互助社
  • 红泥山华小校友会
  • 红泥山信义幼稚园(由基督教教会创办的幼儿园)
  • 神庙(将军庙、忠灵宫等等)
  • 民联行动党红泥山区支部
  • 国阵马华红泥山区支部

政治

目前红泥山新村属于华都牙也国会议席选区和万里望州议会选区。目前国会议员和州议员是来自民联(民主行动党),分别是冯宝君和林碧霞。

事件

红泥山反辐射抗毒事件

上个世纪80年代,日本三菱集团联合本地企业马矿业成立亚洲稀土有限公司,在霹靂红坭山新村拿乞路(Jalan Lahat)7.2公里之处,设立化学提炼厂,从锡矿废料渣质独居石(amang)中提取釔(Y),釔是一种稀土原料,用途广泛,为科技產品、金属和化学工业的必要原料。但在加工提炼釔的过程中,会散发出辐射性的尘埃和气体,并遗下辐射性废料,这些含有高辐射的釷、铀、铅废料和尘埃,通过食物、水和空气被人体吸收,不但影响人类的免疫系统,更会致癌。据槟城消费人协会的统计显示,在该期间离奇死亡者有3名、因辐射而患上血癌的儿童有8名(倖存者只有两位)、先天脑残者5名,活下来的只有两位,孕妇流產、婴儿夭折率也是全国的3倍。为了捍卫家园,红坭山新村连同毗邻数个受影响社区,大约1万5000名村民,向亚稀厂宣战,把它控上法庭,要求它停止营运。这场官司一打就是10年,为当年最轰动、费时最久的民事官司,并获得日本、加拿大、澳洲等国的媒体和环保专家的支援。红坭山村民成功在1985年取得禁令,阻止亚稀厂营运;怡保高庭在1992年下令亚稀厂关闭,但此项判决在1993年被最高法院推翻,一年之后,亚稀厂自动关门大吉。亚稀厂如今虽已关闭,且不会再在大马提炼稀土,但亚稀厂却必须花费13年的时间和无法估计的金钱拆厂和妥善处理辐射性废料的工作,至於埋藏辐射废料的永久埋毒槽,则会在2016年正式交给霹州政府负责及管理。

大水灾

1988年除夕及新年前几天,因连续几天的大雨造成红泥山新村成立以来最大的水灾。整体地势较低的“泥油塘”最为严重,上涨的河水从窗口流进房子。这场水灾除了造成极大的财务损失,也影响了村民庆祝新年的好心情。

区域问题

  • 土地塌陷(以“沙屎芭”地区最为严重,一般认为是毗邻矿场造成砂土流失)
  • 水灾问题(以往主要排水道都是小溪,但于九十年代把小溪都换成新式沟渠后,部分地区或住家都不时发生轻微水灾。一般认为是由于主要沟渠的水位比每条巷子的水位来的高。有些巷子只有屋子后方有沟渠而屋前没有,有关政府机构也推说屋子后方的沟渠是旧式沟渠,不在他们管辖的范围而不给于清理、疏通。)